来源: 重庆彩票网 2018-10-19 17:01
44岁的白尚安自2005年开始从事福彩事业,13年来,他与妻子共同经营投注站。为人诚信、开朗的他说:“能做到今天,全靠坚持。”开业之初,该投注站每月销售额只有1000元,而2018年上半年,该投注站销售额排名重庆第四。
据了解,白尚安的投注站位于梁平区名豪商贸区28栋朱家面酒楼旁,是一家30平米左右的快开店。为开好投注站,白尚安每天都会等“幸运农场”开完最后一期才关门,平日里从不参加亲朋好友的宴请,日日守在店中。去年妻子产下一个女儿,得知消息后的白尚安激动无比,却仍旧守在店中。
创业之初 月销量1000元差点放弃福彩事业
回忆起刚卖彩票那一年走过的艰辛,白尚安坦言,自己当时差点就跟福彩无缘。
2003年,做过装修、厨师、倒卖过服装的白尚安从外地回到梁平结婚,2005年,放心不下怀有身孕的妻子,白尚安决定留在梁平经营二哥的投注站。那会儿二哥在水泥厂上班,二嫂开了家小馆子,投注站无人管理,见白尚安打算留在梁平,二哥便对喜欢走到哪彩票买到哪的他说:“你不是喜欢玩彩票吗?不如你来经营吧。”
接过投注站后,白尚安开始犯愁,因投注站所在区域正处于拆迁回居期,周边房屋入住率只有10%,站内整天空荡荡不见人影,首月月底统计销售额,凄惨到只有1000元。每天琢磨怎么开发客源的白尚安想不出其他办法,最后采用了最传统的方式:抱着一大捆传单在马路上沿街发放,看见正在装修的房子,就进去和人攀谈。然而收效甚微,通过一年努力,销售额仍未起色,白尚安开始心生放弃之念。一天夜里对妻子说到:“要不然,转让吧。”妻子点点头表示同意。
人生转折 老人徒步几十公里致谢投注站
就在白尚安决定放弃之时,命运的转折却突然出现,不仅让白尚安打消了转让投注站的想法,还让白尚安为自己是一名福彩工作人员而心生自豪。
2006年,重庆福彩开展公益项目“福彩助学”活动,该项目通过投注站进行宣传。白尚安那时也热情地拿着宣传单跑到梁平区各个高中向学校师生发放,后来共有十几个学生来投注站申请,其中八九人申请成功。看着贫困学子领取到助学金,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白尚安心生感动,想着自己虽然生意不好,但做福彩能帮助到别人,一股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犹豫之间,一位老人的来访彻底坚定了白尚安要将福彩事业干到底的决心。
老人是“福彩助学”受助者中一位同学的奶奶,得知孙子“福彩助学”申请成功,奶奶为表示感激,背着一筐鸡蛋和农产品到梁平城亲自向白尚安道谢。镇子离梁平区几十公里,生活节俭舍不得花钱坐车的老人徒步而来,进了城,不知晓投注站在哪儿,就到处向人打听,最后好不容易才找到白尚安的投注站。
看着挚诚握着自己双手的老人,白尚安心中热流涌过,决定从此以后一定要把投注站开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发愤图强 半年销售额终于突破466万元
重新振作的白尚安开启“斗士”模式,认真探寻投注站销量不好的原因。不服输的他,在2006年年底开始走上福彩奋斗之路。
首先,白尚安开始努力研究各种彩票的玩法,积极参加中心开展的培训。在完成这一阶段学习后,便自费去外面向那些做得好的投注站取经。在区经理的建议下,白尚安前往万州考察当地做得最好的五、六家投注站;后又前往重庆,考察了三四家投注站;最后听说垫江的投注站做得很好,便继续前往考察。
通过学习别人是如何经营投注站、如何与彩民沟通后,受益良多的白尚安回到梁平当即对店内进行了大清洗和重新布置,将不怎么雅观舒适的桌椅板凳全部换成新的,还购买了电脑和打印机。平时勤加浏览各种彩票网站,收集优秀资料打印出来放在店里。变得规范的投注站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每天都会有人好奇走进来看看或坐坐,并主动向白尚安询问彩票的玩法。
通过学习改良后,投注站终于有了起色,销售额逐步提升,2007年月销售额突破两万元。就这样,一步一步,白尚安坚持了十多年,终于把当初那个月销售额只有1000元的投注站做到2018年上半年销售额466万元(平均月销售额770000元)的优秀投注站。看着如今投注站越来越好,白尚安乐呵呵说到:“我们是夫妻店,两口子在一起,有劲一起使,有问题一起解决,再辛苦也甜蜜。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一起加油!”
|